小满
文字/香袭书卷
榴花似火,枇杷满树时,小满节气带着浓浓的喜气,款款而至。每一个节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刚刚离我们而去的立夏节气,有少许的清凉,有少许的热情。而到了小满,大自然中许多的植物,结出了果实,日趋饱满。在一半是期盼,一半是欣喜的日子里,小满来得正是时候。
“小满”时,我在山西曲沃的诗经故里。因为诗经中的许多诗句,从这里采集,所以就有了诗经故里的名称。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它的韵味,是那种从内在散发出的气息。北方的昼夜温差大,夏日的阳光明亮,但是吹过的风,却是凉快的。尤其是早夏的风,用一丝微凉,吹散了行人脚步里的匆忙。
光线落在黄土地上,房屋呈现出的色彩,有着天然的历史沧桑感。厚重,源于泥土。这里的房子,都是早年留下的泥土垒制而成的。日光与古老的色彩相互融合,蔓延出与季节毫无违和的斑驳。
曲径通幽的木栈道,在一片水草中把我的思绪,引入一条悠长而迷人的诗意。远古的人们,用美丽的句子,记载着自己的生活。田园风光,农事作物,心中的情感,都能用诗意的句子表达。
沿路的山体上,时常会给人惊喜。村里人们,把诗经中的句子,刻在陶罐上,镶嵌在山顶或者半山腰。枯燥的黄土,结合着心底的柔美,这个时节的无限柔情,被揉在其中。于是,眼角眉梢,都带笑。
对生活的小小的满足,大概就是能够在忙碌中,感受出这个时节温柔的善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样的句子,在村子里随处可见。一派田园风光,几塘荷叶新出,到处流淌着温和与良善。
天地之间,大美无言。一片冰清玉洁的心,献给夏日的是最美的风情。不求太多,唯小满足矣。我走在池塘之间的田径上,浅黄色的纱巾在风中,飘动着。夏日的宁静,在细碎的脚步里,慢慢走过。
人间小满,万物皆欢。麦子饱含着对大地的深情,樱桃亮出自己的一颗向阳的红心,葡萄架下,小虫子们在窃窃私语。布谷鸟大声地叫着:“布谷,布谷”。插秧的时节,催促着人们趁着好时机,把秧苗栽下。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不远处,穿着白色裙衫的女子,怀抱着一卷经书,行走在方塘间。每一步落下的,是小满时节的韵律。清浅的心思里,盛装着对日月的满足。融入光阴的,不仅是对小日子的喜乐,还有流传于世的心境。
竹影倒映在夏日午后的地面上,微风过时,变换着姿态。土房的墙壁上,水墨丹青描绘出的静好,恰如此时光影的嵌入,一派悠然自得,一桩美满生活。荷塘里,有人穿着长长的胶鞋,把多余的杂草打捞。林间,草影轻摇,栈道上的少年,在塘边钓鱼摸虾。几声蛙鸣,唱出了小满时节的欢乐。
我在出发前,收拾行囊。除了生活必备的几件衣物,其余的也没什么可带的。这时,小满。行囊里还有多余的空间,用来装盛明天。倘若背负太多,我们该如何接纳新的事物。这样的小满时节,一切刚刚好。
无需太多的附属品,带上足够生活的行装,行走在季节的风声里。一半烟火,一半诗心。把所见所想融入笔端,是我此时最大的快乐。一路行来,婉约的诗经里,流淌的是日月。果树上挂着的,是光阴里的境遇,窑洞里的故事,从古说到今。
可以独自前行,可以与人同行。一切随心,小满即好。再看行囊,留一些空间给明天,用一半的空间携带着过往。边走边写,这就是我的小满时节。窗外,一树榴花似火,一树青果正小。
夏 蕤
一级播音员
融媒体中心《直播德州》主持人。曾多次主持各类大型晚会,如《中国首届微电影艺术节》颁奖盛典;《华东六省一市及全国部分地区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复赛及总决赛;《第十届“齐鲁风情”青年歌手暨新作品演唱大赛》总决赛及颁奖盛典等。
先后七次获得山东省“牡丹奖”。2014年主持作品《汉忠话像》获得山东省“牡丹奖”电视文艺类一等奖、最佳美术奖,同时获得“山东省十佳主持人”称号。2015年作品荣获德州市首届长河文艺奖一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二等奖。
编审:赵莹、曹冬
播音指导:赵莹、潘颖、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