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最正确的活法:
懂得休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才叫作真正的休息。
每到周一,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发:“累瘫了”“困死了”……
休假比上班累,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
“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深以为然。
放假的时候,伤身体又毫无意义地胡吃海喝、赖床养膘、熬夜、狂欢,我们的宗旨是不浪费每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然而假期结束,我们却都或多或少会感到疲惫,为即将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感到焦虑。
“又要早起上班了”“我还没有恢复好心态”“假期太短,真想再借五百年”……
放假前天天盼着假期好好休息,假期结束后非但没休息好,反而更疲惫了。
玩也玩不好,休息也休息不够。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会休息呢?
想要休息好一定要明确休息的目的是什么。
正如列宁说的那样: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休息是为了保持更好的身心状态朝着更远的目标前行,而不是一味地放任自己,肆意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
要知道,休息和玩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休息是一项恢复活动,让自己储备力量;而玩主要是娱乐,单纯就是为了释放压力。
会休息的人懂得利用时间让自己满血复活,而不会休息的人只能越休息越累。
罗斯福为了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即使再忙,也会在会见宾客或者发表演讲前,找个沙发或者椅子闭目休息20分钟。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即使再忙,也会33年如一日地坚持跑步,还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即使是在战争期间,午饭后依旧会忙里偷闲地睡上一会儿。
那我们又是怎样休息的呢?
躺在床上日复一日地刷手机、熬夜看电视剧……
同样的时间,我们没能摆脱电子设备的吸引,消极且被动的休息只能越休息越累。
“姿势”不对,休息白费。
想要得到真正的放松,一定要学会有效休息,不要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真正有效的休息是“交叉”,而不仅仅是睡觉和娱乐。
你觉得累,其实不必非得停下来,学会调转方向是最好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不是要你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蒙头大睡,而是要找对放松的项目。
学会“交叉式”休息法,让你的休息更高效。
1.主动代替被动
什么叫被动休息?
就是不需要太用脑子的娱乐活动,比如发发呆、看看电视、刷刷手机。
什么是主动休息?
就是需要你消耗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项目,比如打打篮球、爬爬山。
一直进行被动休息,你的大脑会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只能得到短暂的愉悦。长此以往,你会感到无聊,得不到真正的放松。
而选择主动休息,休息的同时大脑还接收到了新信息。
大脑一旦有了新的体验和思考,就更容易感受到持续的愉悦,从而使身心全面放松。
比如用出去走走替代躺着,让身体动起来;又或者把刷短视频换成拍短视频,让大脑活跃起来。
当我们投入精力、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产生愉悦感,也更容易得到真正的放松。
所以假期不要在家睡大觉、刷手机了,走出去,活动活动身体。
实在不想动,看看一直没机会看的书也好。
用主动休息代替被动休息,获得更多的快乐,得到充分的休息。
2.丰富代替单一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刚放假的时候热情澎湃,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觉得很放松。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热情减退,只剩下没意思、无聊。
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边际效应。是说其他投入不变,连续增加某一项的投入,那么投入所带来的收益会逐步减少。
运用在心理上也是一样的,看多了,就没意思了。
假期第一天你看看综艺觉得很开心,但连看几天,也会提不起兴趣。
这个时候不如去换换脑子,看看书或者去健身房锻炼一下;
再或者,去其他城市看看山水,那么这个快乐值立马就上来了。
我们要想休息得好,一定不能只做单一的一件事。
天天躺在床上睡觉、天天玩手机、天天逛街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倦。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会“交叉”,多尝试一些新事物,让假期丰富起来,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3.峰值代替均值
我们记忆里存留最深的记忆,要么是金榜题名的高光时刻,要么是深陷窘境的灰暗时刻。
能真正走入我们记忆深处的都是这些或高光或灰暗的峰值。
如果整个假期一直处于“平平平”的状态,没有起伏,人会感到麻木,得不到真正的放松。
完美的假期需要一个峰值来刺激,如此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休息了,放松了,又满血复活了。
比如平常日子下班后,看看剧、听听歌,我们就准备入睡。
等到了周末,可以约三五好友打打麻将,谈谈心,喝喝小酒。
给生活增加一点特别的味道,这个假才算是没白休。
胡适先生曾说:
“一个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
调整生活节奏,用积极放松来替代消极放纵,让你随时充满能量。
别再只顾得埋头努力了,真正高效的人懂得为休息赋能,休息时尽情放松,奋斗时竭尽全力。
短暂的放松与休息,好似你梦想旅途中的驿站。
来源/有书
陈 博
一级播音员
《直播德州》栏目主播
中英双语主持人
主持风格:亲切自然,温婉大气
作品多次获省、市节目评比一等奖
主持大型活动、晚会百余场
编审:赵莹 曹冬
播音指导:赵莹 潘颖 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