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楼上六年了,到现在院里还没有安装健身器材!”23日上午,在平原县桃园办事处后迟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大院里,后迟村党支部书记就村内的大事小情向群众通报,村民们也直言不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党支部书记都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这一场面就发生在后迟村的“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上。村民赵宗庆说,“我觉得开的非常成功,有什么难处老百姓可以给村干部说,村干部给你去处理,对村民来讲,心里的气儿没了,不明白的事儿没了,有难处的也有希望解决了。”
近年来,通过党支部的持续引领,后迟村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到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由弱到强,2020年村集体收入已达20万元,村里有钱了,钱怎么花到刀刃上是个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决定,这个钱还是为村民们办点实事。“新农合、老人意外保险费、卫生费等等费用,从这个集体收入里出,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后迟村党支部书记迟吉华说。
在这次的“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上,就将“收了多少钱,如何花这些钱”向老百姓公布。会议严格按照“一述、两问、三评、四定”程序落实,党支部书记代表班子向全体村民做报告,这是一述;村民提意见有现场询问和书面询问两了环节,这是两问;三评是对党支部书记、“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开展民主测评;对征求来的村民意见和诉求,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限,这是四定。迟吉华说,“我们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大家的诉求我们将一件件落实。”
打通“隔心墙”,架起“连心桥”。报告会将原来“我贴你看、一贴了之”的单向公开,变为“我说你议大家评”的双向互动交流。自2017年以来,平原县共举办阳光报告会5100余次,公开村级事务36700余项,群众当场提出质询13509条,村干部当场答复10817条,事后答复2156条,县乡协调解决536条。平原县组织部组织室主任史蕊说,“在这四年里,我们不断的调整完善报告会环节,目的是叫村里的大事小情真公开、全公开。我们有问政山东,有问政德州,这里有问政后迟,这样的会议,我们在全县851个村全面的召开,我们就是要把阳光报告会变成村级的问政会、问计会、问需会、议事会,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乡村问题处理机制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把群众的问题,真正做到有回音、不落空,保证我们报告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