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是山东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具体内容之一。德州围绕要求,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提高用水效率,改善水环境,推进宜居“韧性城市”建设。
今年夏天,庆云县英才路的雨污管道分流改造完成,沿街餐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看天营业”。
过去,庆云县的雨水和污水共用一个管道,每逢汛期,大街小巷“雨天看海”成了常态。
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和水体黑臭问题,就得让雨污“各行其道”。针对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困境,庆云按照“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先后投资9亿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与治理管线乱象综合整治工程。
实现雨水进河、污水入厂的同时,庆云县还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和1600多亩湿地,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庆云县域多条长年干涸的河道重获新生,形成“一湖带两河,碧水绕城郭”的城市风貌。
在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的同时,我市还不断提升污水智能化监管能力。前不久,武城县污水处理厂智慧水务监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将数字化解决方案运用于污水处理,使武城在全市率先完成污水处理地表准IV类水排放。
围绕合流制管网清零、城市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我市科学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今年计划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73.5公里,“清零”县市区6个,任务量全省第一,获得省级奖补资金5422万元,资金争取数全省最多。力争提前两年完成全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提前一年完成全市31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