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下载“奏嘛新闻”APP

来源:兵团新闻网  日期:2022-12-13 09:11:32
字号+
字号-

5f58d648a07f161138524b8cbb8364d7

刘双全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刘双全同志,1928年9月生于山东宁津,1946年参加渤海军区教导旅,后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多次战役。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是唯一一支整建制从祖国版图最东边打到最西边的部队。

  新疆解放后,刘双全跟随部队一起屯垦戍边,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九团团长,巴州革委会副主任兼巴州农垦局局长,农二师副师长,农二师代师长、师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党委副书记。

  因病医治无效,刘双全同志于2022年12月9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4岁。

  2007年夏,我接到领导交代的一个任务,采访、整理原新疆兵团司令员刘双全的回忆录。

  1989年秋,刘司令员到农三师视察工作,我是陪同人员之一。人熟话实,直奔主题。老司令员年届八十,老战友们提出建议热热闹闹庆寿,老司令回答一切从简;老战友们又提出从简可以,不能空白——要有您的回忆录。

  采访三天,感慨万千!《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新中国一代人!今天,我们兵团人的回答是:创造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辉煌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老司令员记忆惊人,曾经参加过的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时间、地点、牺牲战友等,记得清清楚楚。西进新疆,在焉耆参加大生产运动,白手起家,开荒造田,建设农场,艰苦创业的经历感人至深。

  刘司令员的回忆录是新疆兵团历史的宝贵资料,是兵团精神的生动鲜活的诠释,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村长参军去战斗

  1928年9月,我出生在山东宁津县一户穷苦农民家庭。爷爷刘金山,膝下两个儿子。我父亲刘向林排行老二,大伯无子。我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是家里的独子。

  在日伪时期,村长既要给日伪军送粮草赔笑脸,又要抓夫派差。既要挨日本侵略者的耳光,又要被老百姓唾弃。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抗战胜利家乡解放,老百姓对新政权不了解,都不愿意当村长。所以村长选一个跑掉一个,最后居然把我选上了,我当时17岁,当村长兼联防队长。初生牛犊不怕虎,选上了我就当。

  1946年秋,国共和谈破裂,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了。伴随着老解放区的土改分田地运动,掀起了参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不打倒蒋介石不回家、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热潮。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八路军能活着回来的机率很小。当时流行俗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曾经有很多人跟着八路军先后打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去了,牺牲后连音讯都没有。

  在我的家乡山东宁津县,旧政权被推翻,新政权建立。1946年,八路军三五九旅派干部组建渤海教导旅,组织动员参军。我是独子,按政策可以不参军,父母也都不愿意我当兵。但村里的青年都盯着我。

  我心想自己是村长,我不去怎么动员人家去?1946年12月,18岁的我便带头报名参军了,村里民兵全都报了名。我们被编入新兵团,后改为渤海教导旅。

  在山东练兵期间,由翻身农民组成的新兵团,政治过硬,士气高昂,训练刻苦,很快完成了从农民到革命战士质的飞跃。许多人利用休息时间,掷手榴弹、刺杀,夜以继日。

  我们连除连长外,都是新兵。新兵团举行射击、投弹、刺杀比赛。规定以连为单位进行比赛,第一名奖励一头猪。我们连射击百发百中,一颗子弹都没有浪费,得了一头猪。投弹也得了第一名。十头猪我们连得了三头。个人奖品还有半条肥皂。我共得了三块。这是我第一次在革命队伍中得奖,心里非常高兴,盼望战斗,立功心切。

  1947年到1950年,我们战斗在大西北。进军新疆后,1950年11月25日,步兵第六师第三次党员大会在焉耆召开。金忠藩同志作了《步兵第六师三年解放战争战术和战绩总结》。其中谈到,三年解放战争中,全师(旅)先后参加了运安战役、宜瓦战役、黄龙战役、西府陇东战役、澄合战役、荔北战役、1948年初冬战役、1949年春季战役、夏季战役、扶眉战役以及陇青大进军。

  我参加了这些战役,多次担任主攻或助攻任务,经历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不少战友在战斗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我同时参军的同乡战友中也有人牺牲。至今回忆起来,那些战斗情景历历在目,犹如昨日发生。

  1947年12月,西北野战军打响了安运战役,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战斗。战役取得胜利,我们抓到了许多俘虏,缴获了大批武器。部队得到了锻炼。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攻打国民党二十九军。刚过春节,我们从山西出发,过黄河后战斗打响了,我军先头部队与敌人接上火了。我们后续部队急行军两天两夜。刚过黄河我们排的一名战士就掉队了,我帮着掉队的战士扛枪和背包赶部队。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天亮时又渴又饿。那个掉队的战士是我老乡。我说:“咱们找个地方弄点水喝,搞点饭吃。”爬到山顶上。孤零零有户人家,我们刚要找吃的,就碰见部队领导熊晃。一看饭吃不上了我们就马不停蹄追赶部队。当时雪还没有化完,山陡路滑。

  我们赶到战场,王震司令员亲临火线拿着望远镜指挥战斗,我们立即投入战斗追杀敌人。下山路很滑,我们就坐着往下滑,滑到山下,顾不上脱鞋子淌过了河。这次战斗抓到很多俘虏,缴获了很多武器。轻机枪、步枪都换了新的。战斗结束后,我被提升为排长。

  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令人振兴不已。但是,有胜利的喜悦,也有生活条件的艰苦和牺牲的危险。

相关报道:

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宁津籍老战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逝世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一)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二)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三)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四)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五)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六)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七)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八)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九)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十)

●连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刘双全回忆录(十一)

作者简介

作者陈平,笔名陈新元,新元。1948年元旦生于喀什伽师县,父亲为国民党四十二师骑兵团连长,参加九二五起义。本人1964年参加工作,在农一师,三师工作33年。当农工,测工,教师,新闻干事,宣传处长,文联主席等。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五十余万字。1997年调兵团史志办处长,兵团民协主席。参与多部师,团志,老干回忆录审读工作。2008年退休。曾参与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奠基西部》《兵出南泥湾》《王恩茂》等策划,接受采访工作。现居乌市。个人专著散文集《走过喀什》兵团史专著《拓荒者》纪实文学《大漠足音》《昆仑岁月》等。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奏嘛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4-2611110)

奏嘛 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