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千年运河文化孕育了德州独特的文化底蕴,昂首新时代,德州将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为契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德州段原真古貌独特优势,全力打造“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
据记载,中国大运河最早开掘于春秋战国时代,隋代重新开凿南北大运河,使中原、江淮及黄河以北地区紧密连接,促进了沿岸经济文化的发展。京杭大运河贯通后,德州成了运河沿线的重要码头和商贸、仓储重镇。到了明清,更是全国重要商贸城市之一,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誉。
“水”赋予了德州以生命,也培育了德州人的文化品格,孕育了璀璨丰厚的德州文化。京杭大运河,使德州文化更加多元。1791年,四大徽班沿运河进北京,在德州,徽戏和北方梆子的融合,形成了京剧的雏形,奠定了德州在京剧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2008年,德州被授予“中国京剧城”称号。从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德州黑陶,是德州文化特色的重要代表。还有苏禄王墓、德州扒鸡等,都因运河而鸣奏出文化融合共生的精彩乐章。
如今的大运河德州段主河道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27.8公里,在山东段中开挖最早、历时最长,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
2021年,德州作出了“建好新城、做强德城、突破陵城,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打造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战略安排,组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全面启动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工作。
2022年,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德州将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为牵引,提高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大运河保护利用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目前,德州正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牵手黄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建“一廊六片”总体布局,全力打造“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