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时,陵城区郑家寨镇纪家村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68岁的老党员纪德福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收听《陵听半小时》节目。“节目内容包含党史学习教育、政策解读等多个板块,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各种政策信息的重要载体。自开播以来,受到了普遍欢迎。”陵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晓敏说。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广泛汇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自今年3月份德州启动新一轮为期3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筑牢思想之基,凝聚起建设大德之州、文明之城的强大力量。
打造信仰坚定之城
文明底色凝聚奋进力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多次强调,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群众文明意识,推动文明风尚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生活,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17次学习,每次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都及时跟进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德州成立“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交流研讨,组织25名市级领导到基层宣讲。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学党史·祭英烈”主题团日等6大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四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发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德州市委党校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积极完善课程体系,突出主课地位,年度安排各类主体班次864学时。除本校师资外,还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辅导,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和改进工作的本领。
德州市委讲师团采取常态化、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式宣讲模式,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百年党史 讲红色故事”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宣讲活动1500余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7月19日至8月4日,联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等6部门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活动,巡回宣讲26场,让党的政策带着温度落地。
12月5日,德州市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市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自12月13日起,我市成立17个宣讲组,对13个县市区和教育医疗系统等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广泛汇聚创城工作合力的根本思想保障。我们要坚持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丰富宣讲形式、提升覆盖面,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聚起建设大德之州 、文明之城的强大力量。”市委讲师团团长盖其栋说。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大力倡树文明新风
11月18日,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启用。群众通过一个终端、一个平台、一个应用即可完成平台各项操作,享受学习、文化、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平台试运行期间,已联通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网络,打通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数据上传功能。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之举。我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印发《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党委一把手任中心、所、站主要负责人,整合基层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全部达到“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标识、有活动、有保障”的六有标准。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经扎实推进,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
走进德城区广川街道岔河社区,京剧押韵的浅唱声、优美的器乐演奏声,十分悦耳。广川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希瑞说:“我们注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聚人气、拢民心,着力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成凝心聚魂的‘红色堡垒’。”
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志愿者与群众需求无缝、有序衔接,我市实行市县两级制定挂点联系、蹲点调研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方案、一月一主题,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开展。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县级文明实践指导(促进)中心,配置“8+N”志愿服务队伍,各县市区建立8支以上县级及若干镇级、村级志愿服务队,以“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9万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达91.8万人,固定服务项目1350个,创建特色品牌项目153个。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市颁布实施《德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律条文规范市民行为,提升文明素养。2月9日,市文明办组织20家单位召开会议,制定下发《关于持续深化精神文明教育 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融入文明实践,让文明新风常驻群众心中。
俯身为群众办实事
弘扬文明上进力量
日前,德州派洛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李鹏将一面写有“真抓实干帮创城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锦旗送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感谢他们对金都花园小区的帮扶。
金都花园小区2006年建成,小区存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楼道内堆放杂物等情况,居民对创城的知晓率与参与度也不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小区结对帮扶单位,多次与社区、物业沟通,提高他们的创建能力。
根据列举的问题清单,该局将小区划分为9个网格,128名工作人员分为多个小组,帮促任务分解细化到岗位、责任具体到人。通过真帮实助,业主逐渐接受并自觉配合,楼道内堆放杂物的越来越少,如今已经归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市行政审批系统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省内率先建成“国家、省、市、街、居”五级通办服务体系,建立“跨域通办”体系、搭建“信用审批”
群众身边的琐事小事,成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眼中的大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德州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结合2021年德州市重点民生实事、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生事项,市级领导同志带头制定2021年底前完成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公布办理事项、明确责任分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平台、丰富“智慧服务”方式,打造简易、快捷、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确保服务事项“一次办好”;2020年,德州首次全面落实“阳光分班”,用电脑软件依据男女均衡、班额均衡原则进行随机分班,新老教师均衡搭配、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均衡搭配,确保学生公平接受教育;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方面,市卫生健康委明确10大类实事项目和15项发展举措,全力投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群众得到实惠。
自2021年开始,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中心城区实行城市公交全员全域免费乘坐政策,这是德州市公共交通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大范围全员全域免费的第一次;自2021年11月1日起,开展低速电动车道路通行秩序整治行动,将行驶速度低、续航里程短,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水平低的三轮、四轮电动机动车等列为重点整治对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为切实畅通对接渠道,提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去年4月,德州首档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德州》开播,以推进中心工作落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为着力点展开问政访谈,积极回应社会与民生关切。截至目前,已播出41期。全市信访系统强化高位推动、人民至上、积案化解、强化渠道畅通,把“治重化积”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认真梳理今年以来民生领域信访问题116件列为重点事项,群众关切问题及时解决,全市信访形势持续保持了平稳有序可控的良好局面。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点对点解决。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排查解决问题2.6万个,为群众办实事5.8万件,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