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德州主题活动暨德州市第七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启动、中国农业电影中心“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栏目开机、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式在夏津德百旅游小镇举行,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一级调研员李培清,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才玉璞出席。
本届椹果节的主题是“椹果之乡 幸福旅程”,活动由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共夏津县委、夏津县人民政府承办。节日期间以树为媒、以果传韵、以节会友、以旅助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文旅集聚区、夏津全域文旅示范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一级调研员李培清与夏津县委常委、副县长曲传增共同揭牌“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文旅集聚区”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与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保根共同揭牌“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夏津全域文旅示范实践基地”
夏津县聘请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为“夏津县文旅发展首席顾问”,并授予聘书。
中国农业电影中心“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栏目执行总导演莫奇峰介绍拍摄项目情况。
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保根与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莉签订合作协议。
夏津县苏留庄镇党委书记张泽立与途远集团区域业务经理李会杰签订合作协议。
夏津县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周磊与山水读道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盛永利签订合作协议。
下午还将举行山东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座谈会和“文旅复苏的创新引擎与实践路径”大讲堂,由知名专家学者做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主旨报告和文旅主题演讲。5月27日—28日举行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全国桑产业方面的专家大咖将围绕桑文化、桑产品开发、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交流研讨。同时,还有古桑书画展、非遗展演、农产品电商直播节、椹仙传奇烟花节等21项活动为椹果生态文化节增色添彩。
新闻链接:
夏津拥有山东省唯一一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作为中国椹果之乡,夏津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古时黄河自南向北行水,流经夏津形成了31.5万亩的沙河地,即现在的黄河古道桑椹长廊。目前遗存古桑林400余公顷,年产椹果14000吨,其中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是迄今发现世界上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
椹果节是夏津县独有的特色节庆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十五届,是展示夏津形象、宣传夏津文化、推介夏津特色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培育,椹果生态文化节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节日发展为集文化、旅游、招才引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椹仙传奇等景区景点集群激发农旅融合新活力,前屯古桑村落、平安湖小镇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凸显文旅融合新亮点,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古桑博物馆、绿巨人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产业项目打造产学研融合新业态,推动形成了一产带二产、二产促三产、三产融合发展,符合夏津县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
作为消费者信得过、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夏津椹果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夏津桑黄”也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从有“身份”到有“身价”,夏津桑椹在酸甜味中走出发展之道。围绕桑叶、桑果、桑枝、桑根、桑树皮、桑籽油等,全方位开发保健养生系列产品,研制出了椹果酒、椹果食品、椹叶茶、桑黄四大类约二百种产品。拥有桑产业企业30家,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60家,形成集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完整桑产业链,桑产业综合开发年产值达10亿元。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